孕婦缺鐵的治療藥物主要有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和葡萄糖酸亞鐵。這些藥物屬于鐵劑補充劑,適用于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臨床干預。
硫酸亞鐵是臨床常用的一線補鐵藥物,其鐵元素含量較高,但可能引起胃腸道刺激癥狀。富馬酸亞鐵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度,胃腸道不良反應相對較輕。葡萄糖酸亞鐵口感較好,適合對鐵劑味道敏感者,但需注意其鐵含量相對較低。
鐵劑治療期間可能出現黑便、便秘等反應,這是正常現象。為促進鐵吸收,建議配合維生素C服用,避免與鈣劑、茶、咖啡同服。部分孕婦可能出現惡心、腹痛等不適,可調整服藥時間或改用其他劑型。
對于嚴重貧血或口服鐵劑不耐受者,醫生可能建議靜脈補鐵治療。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血紅蛋白和血清鐵蛋白水平,以評估療效。多數孕婦在規范用藥4-6周后貧血癥狀可明顯改善。
預防性補鐵應從孕中期開始,日常飲食中增加紅肉、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富鐵食物。出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貧血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避免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