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和ESD是兩種常見的內鏡下微創手術方式,主要用于消化道早期腫瘤或癌前病變的切除,區別在于切除深度、適應癥范圍和技術操作難度。
EMR即內鏡下黏膜切除術,通過黏膜下注射液體形成安全墊后,用圈套器切除病變組織,適用于直徑小于20毫米的黏膜層病變。操作相對簡單,手術時間短,但可能存在切除不徹底或病灶殘留的風險。術后并發癥較少,常見的有出血和穿孔,恢復期通常為3-5天。
ESD即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采用特殊電刀逐層剝離黏膜下層,能完整切除較大或深層病變,適應癥包括直徑超過20毫米的病灶、黏膜下浸潤可疑病變等。該技術操作復雜,耗時較長,但可提供更完整的病理標本,降低復發概率。術后需密切觀察出血、穿孔等并發癥,恢復期約需7-10天。
選擇EMR或ESD需根據病變大小、浸潤深度及醫生評估決定。術后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遵醫囑定期復查內鏡。兩種手術均需在專業醫療機構由經驗豐富的內鏡醫師操作,患者術前需完善凝血功能等檢查,術后注意觀察排便顏色及腹痛情況,出現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