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白內障的早期識別主要依靠家長觀察視力異常表現及眼科專業檢查。兒童白內障指晶狀體混濁導致的視覺發育障礙,可分為先天性出生即有和獲得性后天形成兩類。
先天性白內障的典型表現包括瞳孔區發白白瞳征、眼球震顫和追視能力差。嬰兒期若出現對光線無反應、不能注視人臉或玩具,需警惕視力受損。獲得性白內障可能表現為突然視力下降、畏光或斜視,學齡兒童可能出現閱讀困難、頻繁揉眼。
診斷需結合三項關鍵檢查:散瞳眼底檢查可直觀觀察晶狀體混濁程度;視力篩查儀能檢測嬰幼兒視功能;眼部B超適用于嚴重混濁者評估視網膜情況。新生兒眼病篩查項目中,紅光反射試驗是重要初篩手段,異常者需轉診眼科。
治療原則強調早干預。單眼白內障患兒建議在6周齡前手術,雙眼患兒不超過10周齡。手術方式選擇晶狀體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后需配合屈光矯正和遮蓋療法。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弱視,術后視覺訓練需持續至12歲。
遺傳因素占先天性白內障50%,孕期風疹感染是明確致病因素。獲得性白內障可能與眼外傷、葡萄膜炎或代謝性疾病有關。建議有家族史者孕中期進行基因檢測,兒童定期眼科體檢可早期發現無癥狀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