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起泡可通過保持口腔衛(wèi)生、局部冷敷、使用藥物、調(diào)整飲食、避免刺激等方式治療。嘴里起泡通常由口腔黏膜損傷、病毒感染、營養(yǎng)缺乏、過敏反應、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保持衛(wèi)生:
每日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口腔,飯后用溫鹽水漱口減少細菌滋生。避免用力刷牙或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刺激患處,可選擇含氯己定的抗菌漱口水輔助消炎。
2、局部冷敷:
用無菌紗布包裹冰塊外敷起泡部位,每次不超過5分鐘,每日重復3-4次。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腫脹疼痛,但需防止凍傷,兒童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3、藥物干預:
病毒感染引起的水泡可噴涂重組人干擾素α2b噴霧劑,細菌感染適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疼痛明顯時涂抹利多卡因凝膠,合并真菌感染需聯(lián)用制霉菌素片。
4、營養(yǎng)調(diào)整:
每日攝入300g富含維生素B2的豬肝或蛋黃,搭配200g獼猴桃補充維生素C。避免過硬、過燙食物,選擇南瓜粥、蒸蛋羹等軟質(zhì)飲食減少黏膜摩擦。
5、免疫增強:
保證每日7小時睡眠,進行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中等強度運動。壓力過大時練習腹式呼吸,每日3次每次10分鐘,必要時口服轉(zhuǎn)移因子膠囊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
持續(xù)一周未愈或伴隨發(fā)熱需口腔科就診排查皰疹性口炎等疾病。治療期間忌食辣椒、菠蘿等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并保持每日2000ml飲水促進代謝。餐后含服西吡氯銨含片可輔助抑菌,配合使用康復新液含漱加速黏膜修復。適當增加酸奶、納豆等含益生菌食品,維持口腔菌群平衡預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