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口流黏黏的分泌物可能是正常白帶,也可能是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或性傳播感染等疾病的表現。正常白帶呈透明或乳白色,無臭味,量適中;異常分泌物可能伴隨顏色改變、異味、瘙癢或灼熱感。
1. 正常白帶
健康女性陰道會分泌少量透明或乳白色黏液,主要成分為宮頸黏液、陰道上皮細胞和乳酸桿菌。這種分泌物具有潤滑陰道、維持酸性環境及清除代謝廢物的功能。排卵期分泌物量增多且呈蛋清樣拉絲狀,月經周期結束后逐漸減少。無須特殊處理,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即可。
2. 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病會導致灰白色均質分泌物伴魚腥味,可能與陰道菌群失衡有關。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常引起豆腐渣樣白色分泌物,伴隨劇烈瘙癢。滴蟲性陰道炎的分泌物呈黃綠色泡沫狀。需通過陰道分泌物檢查確診,常用藥物包括甲硝唑栓、克霉唑陰道片和替硝唑口服片。
3. 宮頸炎
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體感染可引起膿性黃色分泌物,急性期可能伴隨性交后出血。慢性宮頸炎可能出現黏液膿性分泌物,宮頸細胞學檢查可見炎性細胞浸潤。治療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分散片、頭孢曲松鈉注射劑等,嚴重者需配合物理治療。
4. 盆腔炎
上行感染引發的盆腔炎癥會導致陰道分泌物增多且黏稠,可能呈黃綠色,伴隨下腹墜痛和發熱。輸卵管積膿時可能出現褐色分泌物。需聯合使用廣譜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膠囊和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必要時行腹腔鏡探查術。
5. 性傳播感染
生殖器皰疹可導致水皰破潰后產生黏液膿性分泌物,尖銳濕疣可能伴隨血性分泌物。梅毒二期可能出現黏膜斑伴漿液性滲出。需通過血清學檢測和PCR確診,治療包括阿昔洛韋片、芐星青霉素等,性伴侶需同步治療。
建議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避免使用堿性洗液破壞陰道微環境。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經期及時更換衛生巾。減少護墊使用頻率,性行為前后注意清潔。若分泌物持續異常超過3天,或伴隨出血、疼痛、發熱時,應及時至婦科就診進行分泌物常規、HPV檢測及盆腔超聲檢查。避免自行用藥掩蓋病情,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控制以防反復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