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產可通過抑制宮縮、預防感染、促進胎兒肺成熟等方式保胎。先兆早產通常由子宮過度敏感、生殖道感染、胎盤異常、多胎妊娠、宮頸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使用鹽酸利托君注射液或阿托西班注射液等宮縮抑制劑,通過降低子宮平滑肌收縮頻率延長妊娠周期。這類藥物需在胎膜完整且無明確禁忌證時使用,用藥期間需持續監測孕婦心率及胎兒心率變化。硫酸鎂注射液也可用于神經保護性宮縮抑制,但需嚴格監測血鎂濃度避免中毒。
對于存在絨毛膜羊膜炎跡象者,可選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或頭孢曲松鈉等抗生素。生殖道B族鏈球菌篩查陽性孕婦需在破膜后立即進行預防性抗感染治療。感染控制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素分泌,減少炎癥因子對子宮收縮的刺激作用。
妊娠34周前出現先兆早產時,需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促進胎兒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合成。標準療程為24小時內分次給藥,可顯著減少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用藥期間需監測孕婦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調整胰島素用量。
宮頸長度小于25毫米且無宮縮者,可考慮宮頸環扎術機械性加強宮頸承托力。手術適宜孕周為12-24周,術后需禁止性生活并定期超聲監測宮頸狀態。緊急環扎術適用于宮頸已擴張但胎膜未破的特定病例。
多胎妊娠需加強營養支持與體重管理,胎盤早剝需立即評估終止妊娠指征。宮頸機能不全患者孕前可進行預防性環扎,孕期發現者需絕對臥床配合宮縮抑制劑使用。所有病例均應篩查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基礎疾病。
先兆早產孕婦需保持左側臥位減少子宮壓迫,每日攝入足夠優質蛋白與水分,避免提重物及長時間站立。定期進行胎心監護與超聲評估宮頸變化,出現規律宮縮或陰道流液需立即就醫。保持情緒穩定有助于降低應激性宮縮,必要時可進行專業心理疏導。建議記錄每日胎動變化,出現異常及時聯系產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