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便秘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滲透性瀉藥、刺激性瀉藥和容積性瀉藥三類。老年人便秘多與腸道蠕動減慢、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或慢性疾病相關,需根據具體病因選擇藥物。
滲透性瀉藥如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散,通過增加腸道水分軟化糞便,適合長期使用且副作用較小。乳果糖在結腸被分解為有機酸,刺激腸道蠕動;聚乙二醇4000散通過氫鍵固定水分,不影響電解質平衡。
刺激性瀉藥如比沙可啶、番瀉葉提取物,直接作用于腸神經系統促進蠕動,短期使用效果明顯。比沙可啶刺激結腸黏膜神經末梢;番瀉葉中的蒽醌苷類成分增強腸道收縮力。這類藥物不宜連續使用超過1周,可能產生依賴性。
容積性瀉藥如歐車前親水膠、小麥纖維素,通過吸水膨脹增加糞便體積,適合膳食纖維缺乏者。歐車前親水膠可吸收自身重量數倍水分;小麥纖維素需配合足量飲水。這類藥物起效較慢,需持續使用2-3天見效。
對于合并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需注意藥物相互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乳果糖;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聚乙二醇更安全。嚴重便秘可短期聯用滲透性與刺激性瀉藥,但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方案。
藥物治療需配合生活方式改善,包括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增加全谷物攝入、養成定時排便習慣。若便秘持續超過2周或出現便血、體重下降,應及時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