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內感染對新生兒的影響主要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敗血癥、腦膜炎及先天性畸形等。宮內感染指病原體通過胎盤或產道傳播給胎兒,常見病原體有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弓形蟲及梅毒螺旋體等。
早產是宮內感染最常見的后果之一。病原體侵襲胎盤或胎膜可能引發炎癥反應,導致胎膜早破或子宮收縮提前。早產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易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喂養困難等問題。臨床需通過胎心監護、炎癥指標檢測及超聲評估胎兒狀況。
低出生體重與宮內生長受限密切相關。病原體直接損害胎盤功能或引發母體免疫反應,影響胎兒營養供給。典型表現為出生體重低于同胎齡兒第10百分位,可能伴隨低血糖、低體溫等代謝問題。孕期定期超聲監測胎兒生長曲線有助于早期發現。
新生兒敗血癥和腦膜炎屬于嚴重感染性并發癥。細菌通過胎盤或產道傳播可引發全身炎癥反應,表現為發熱或體溫不升、喂養困難、呼吸暫停等。腦膜炎可能出現前囟膨隆、抽搐等神經系統癥狀。血培養、腦脊液檢查及影像學評估是確診關鍵。
先天性畸形與特定病原體感染相關。如風疹病毒可能導致先天性心臟病、白內障,巨細胞病毒可引發感音神經性耳聾和小頭畸形。孕早期血清學篩查和超聲排畸檢查對發現結構異常至關重要。
極少數情況下,嚴重宮內感染可導致胎兒死亡或遺留長期神經系統后遺癥。對于疑似宮內感染的新生兒,建議在新生兒科進行系統評估,包括聽力篩查、眼底檢查及發育隨訪。孕期規范產檢、避免接觸感染源是預防的核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