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病史患者可在醫生嚴密監測下再次懷孕,需評估血壓控制、腎功能恢復、心血管風險等因素。
1、風險評估:
孕前需完善血壓監測、尿蛋白定量、肝腎功能及凝血功能檢查。既往重度子癇前期或子癇發作患者,再次妊娠發生子癇前期的風險達25%-65%。合并慢性高血壓、腎病或抗磷脂抗體綜合征者風險更高。
2、孕前干預:
建議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每日400-800μg。肥胖患者需將BMI控制在30以下,存在胰島素抵抗者可考慮二甲雙胍預處理。有血栓史者需評估抗凝治療必要性。
3、藥物管理:
妊娠12周后建議預防性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推薦劑量75-150mg/日。血壓控制不佳者可選用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緩釋片等妊娠安全藥物,禁用ACEI/ARB類降壓藥。
4、產檢強化:
需增加產檢頻率至每2周1次,孕晚期每周1次。監測項目包括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胎盤生長因子、血清尿酸等指標。建議28周后每4周進行胎兒生長發育超聲評估。
5、終止時機:
出現嚴重高血壓、HELLP綜合征或胎兒生長受限需考慮提前終止妊娠。輕度子癇前期可期待至37周,重度患者建議34周后根據情況終止,分娩方式優先考慮剖宮產。
備孕階段需保持低鈉高蛋白飲食,每日鈉攝入控制在3g以下,增加魚類、豆制品攝入。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等。孕期需保證每日尿量>1000ml,自測血壓早晚各1次并記錄。出現持續性頭痛、視物模糊或上腹痛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