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可能由闌尾管腔阻塞、細菌感染、淋巴濾泡增生、糞石嵌頓、胃腸道功能障礙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惡心嘔吐、發熱、食欲減退、麥氏點壓痛等癥狀。
1、轉移性腹痛:早期疼痛多始于上腹部或臍周,呈陣發性鈍痛,6-8小時后疼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這種特征性表現與內臟神經反射和炎癥累及腹膜有關,約70%患者出現該癥狀。可嘗試屈膝側臥緩解疼痛,需立即禁食并就醫。
2、消化道癥狀:90%患者伴隨惡心嘔吐,早期為反射性嘔吐,后期因腸麻痹出現持續性嘔吐。部分患者出現便秘或腹瀉,與胃腸蠕動紊亂相關。發病后需停止經口進食,通過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3、全身反應:體溫多在37.5-39℃之間,若超過39℃可能提示穿孔。炎癥反應導致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超過85%。可采取物理降溫措施,但禁用解熱鎮痛藥掩蓋病情。
4、局部體征:麥氏點壓痛是典型體征,按壓后突然抬手時疼痛加劇反跳痛。腹肌緊張提示腹膜刺激,腸鳴音減弱或消失。體檢發現羅氏征、腰大肌試驗陽性時,需考慮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
5、特殊表現:老年患者癥狀可能不明顯,兒童易發生穿孔。妊娠期闌尾炎疼痛位置上移,盆腔位闌尾炎可刺激膀胱直腸。異位闌尾炎可能表現為全腹痛,需通過超聲或CT確診。
發病初期可嘗試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類等產氣食物。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采取半臥位減輕腹壁張力。術后恢復期逐步增加雞肉、魚肉等優質蛋白,配合散步促進腸蠕動,兩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出現持續高熱、劇烈腹痛或意識改變時需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