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鎖關節脫位可通過手法復位、支具固定、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功能鍛煉等方式進行保守治療。肩鎖關節脫位通常由外傷、韌帶松弛、關節退變、先天性發育異常、運動損傷等原因引起。
1、手法復位
手法復位是肩鎖關節脫位保守治療的首要步驟,需由專業醫生操作。醫生會根據脫位方向采用牽引、推擠等手法使關節恢復原位。復位過程中可能伴隨疼痛,必要時可配合局部麻醉。復位成功的標志是關節活動度恢復且疼痛明顯減輕。復位后需立即進行影像學檢查確認位置。
2、支具固定
復位后需使用肩關節支具或繃帶固定4-6周,保持鎖骨遠端穩定。常用支具包括鎖骨帶、八字繃帶等,需根據脫位程度選擇。固定期間需定期調整松緊度,避免皮膚壓瘡?;颊邞3稚现珒仁瘴唬邥r用枕頭支撐患肢。固定期間禁止提重物或劇烈活動。
3、藥物治療
可遵醫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解疼痛腫脹,嚴重者可短期使用曲馬多等藥物。急性期可局部外敷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減輕炎癥。伴有肌肉痙攣時可配合鹽酸乙哌立松等肌松藥。藥物使用期間需監測胃腸道反應,避免長期聯合使用多種鎮痛藥。
4、物理治療
急性期48小時后可開始冷敷減輕腫脹,72小時后轉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超聲治療可幫助軟組織修復,選擇脈沖模式避免熱損傷?;謴推诓捎玫皖l電刺激預防肌肉萎縮,強度以引起肌肉輕微收縮為宜。治療頻率通常為每周3-5次,根據恢復情況調整方案。
5、功能鍛煉
固定解除后需循序漸進進行康復訓練。早期以鐘擺運動、被動關節活動為主,逐漸增加主動活動范圍。中期加入彈力帶抗阻訓練強化肩袖肌群,后期通過啞鈴訓練恢復肌力。整個康復過程需避免過度外展動作,訓練后冰敷15分鐘預防炎癥復發。完全恢復通常需要3-6個月。
保守治療期間應保持高蛋白飲食促進韌帶修復,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增強骨強度。避免吸煙飲酒以免影響組織愈合。定期復查X線觀察關節穩定性,若出現復位丟失需考慮手術治療。恢復期可進行游泳、太極拳等低沖擊運動,但一年內應避免對抗性體育運動。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確坐姿,避免單側背包減輕關節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