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蕁麻疹是一種由過敏原誘發的皮膚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風團、紅斑并伴有瘙癢。過敏性蕁麻疹的病因主要有食物過敏、藥物過敏、接觸性過敏原、感染因素以及自身免疫異常等。癥狀通常在接觸過敏原后迅速出現,可能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嚴重時可累及呼吸道或消化道。
1、食物過敏
部分人群對特定食物如海鮮、堅果、雞蛋等產生過敏反應,導致組胺釋放引發蕁麻疹?;颊咝栌涗涳嬍橙沼浥挪橹旅羰澄?,急性發作時可使用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常見治療藥物包括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膠囊、依巴斯汀片等。
2、藥物過敏
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藥物可能作為半抗原激活免疫系統,引起IgE介導的過敏反應。臨床表現為用藥后迅速出現的瘙癢性風團,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嚴重者可遵醫囑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腎上腺素注射液進行緊急處理。
3、接觸性過敏原
花粉、塵螨、動物皮屑等吸入性過敏原可通過呼吸道黏膜觸發過敏反應。這類患者常伴有打噴嚏、流涕等呼吸道癥狀,環境控制聯合抗組胺治療更有效。建議定期清潔居住環境,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
4、感染因素
細菌或病毒感染期間釋放的炎性介質可能誘發暫時性蕁麻疹,兒童中尤為常見。針對原發感染的治療如阿莫西林膠囊、奧司他韋膠囊等可間接改善皮膚癥狀。感染控制后蕁麻疹多能自行消退。
5、自身免疫異常
部分慢性蕁麻疹患者存在自身抗體攻擊肥大細胞的現象,表現為反復發作超過6周的風團。這類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用奧馬珠單抗等生物制劑,并定期監測免疫功能指標。
過敏性蕁麻疹患者日常應穿著寬松棉質衣物避免摩擦刺激,洗澡水溫不宜過高。飲食上注意補充維生素C豐富的柑橘類水果,有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可調節免疫功能,但需避免劇烈運動誘發膽堿能性蕁麻疹。建議家中常備抗組胺藥物以備急性發作,癥狀持續超過24小時或出現胸悶、呼吸困難時須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