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腦出血在中醫理論中可能由肝陽上亢、痰濁阻絡、氣血兩虛、腎精虧虛、瘀血內阻等原因引起。
1、肝陽上亢:
長期情志不暢或肝腎陰虛可導致肝陽上亢,陽氣亢盛化火,上擾清竅,引發腦絡受損。患者常見頭暈目赤、煩躁易怒等癥狀。治療需平肝潛陽,可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配合針灸太沖、風池等穴位。
2、痰濁阻絡:
脾失健運則水濕停聚成痰,痰濁上蒙清竅阻滯腦絡。多伴形體肥胖、胸悶嘔惡等表現。宜健脾化痰通絡,方用半夏白術天麻湯,輔以足三里、豐隆穴針灸調理。
3、氣血兩虛:
久病耗傷或脾胃虛弱致氣血生化不足,腦失所養而絡脈脆弱。癥見氣短乏力、面色蒼白。需益氣養血,歸脾湯配合艾灸氣海、血海可改善微循環。
4、腎精虧虛:
年老腎衰或房勞過度致髓海不足,腦失充養而血管脆性增加。多伴腰膝酸軟、耳鳴健忘。治療當補腎填精,左歸丸加減配合涌泉穴貼敷效果顯著。
5、瘀血內阻:
氣滯血瘀或外傷致離經之血阻滯腦絡,常見舌質紫暗、固定刺痛。需活血化瘀通絡,血府逐瘀湯聯合刺絡拔罐可促進瘀血消散。
日常需注意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食用黑木耳、山楂等活血食材;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柔緩運動;避免情緒激動并定期監測血壓。若出現劇烈頭痛、嘔吐等癥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