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不一定必須做手術,需根據梗阻類型和嚴重程度決定。腸梗阻的處理方式主要有胃腸減壓保守治療、灌腸通便、藥物緩解癥狀、粘連松解手術、腸切除吻合術等。
腸梗阻分為機械性梗阻和麻痹性梗阻兩種常見類型。機械性梗阻由腸腔內外物理性阻塞引起,如腸粘連、腫瘤壓迫或糞石嵌頓。早期可通過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等保守治療緩解,若出現腸絞窄、穿孔等嚴重并發癥則需緊急手術。麻痹性梗阻多因腹腔感染、電解質紊亂或術后腸麻痹導致,通常采用禁食、胃腸減壓聯合促胃腸動力藥物治療,多數無需手術干預。
部分患者因腸粘連反復發作梗阻,需通過腹腔鏡或開腹手術松解粘連。腸扭轉、腸套疊等急癥若無法通過灌腸復位,需手術解除梗阻。腫瘤性梗阻根據病情選擇姑息性造瘺或根治性切除。絞窄性梗阻已發生腸壞死時,必須切除壞死腸段并行腸吻合術,延遲手術可能導致感染性休克。
腸梗阻患者應避免暴飲暴食,術后早期需循序漸進恢復飲食,從流質過渡到低渣飲食。日常注意保持排便通暢,腹部手術后患者可適當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出現持續腹痛、嘔吐或肛門停止排氣排便時應及時就醫。長期反復發作的腸粘連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潤腸通便藥物預防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