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流涕鼻塞可通過保持鼻腔清潔、調整室內濕度、使用生理鹽水滴鼻、抬高頭部睡姿、遵醫囑用藥等方式緩解。小兒流涕鼻塞通常由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鼻腔異物等原因引起。
1、保持鼻腔清潔
使用嬰兒專用吸鼻器輕柔清除鼻腔分泌物,避免用力過猛損傷鼻黏膜。清潔前可用溫熱毛巾敷鼻部,軟化干痂。每日重復進行2-3次,操作時固定患兒頭部防止扭動。注意吸鼻器使用后及時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調整室內濕度
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在50%-60%,減少干燥空氣對鼻腔刺激。若無加濕器可在房間放置清水盆或濕毛巾。定時開窗通風,但避免冷風直吹患兒。冬季取暖時可在暖氣片放置保濕盒,防止空氣過于干燥。
3、生理鹽水滴鼻
選用0.9%無菌生理鹽水,每次每側鼻腔滴入1-2滴,等待片刻后讓分泌物自然流出。每日重復進行3-4次,可有效稀釋粘稠鼻涕。避免使用含藥物成分的滴鼻液,六個月以下嬰兒須咨詢醫生后使用。滴鼻時讓患兒保持仰臥頭低位。
4、抬高頭部睡姿
睡眠時將嬰兒床頭部墊高15-30度,利用重力作用減輕鼻部充血。可使用專用嬰兒睡眠斜坡墊,或在床墊下放置穩固支撐物。注意避免頸部過度彎曲,保持呼吸道通暢。哺乳后保持半臥位30分鐘,防止奶液反流刺激鼻腔。
5、遵醫囑用藥
細菌性鼻竇炎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過敏性鼻炎可選用氯雷他定糖漿或西替利嗪滴劑。鼻塞嚴重時醫生可能短期開具鹽酸賽洛唑啉鼻用噴霧劑。所有藥物均需嚴格按年齡體重調整劑量,禁止自行增減用藥頻次。
家長需每日觀察患兒精神狀態與進食情況,記錄鼻涕顏色與稠度變化。母乳喂養嬰兒可增加哺乳次數,補充足夠水分。避免接觸二手煙、粉塵等刺激物,外出時可使用嬰兒口罩防護。若出現持續發熱、膿性鼻涕超過10天、呼吸急促或拒奶等情況,應立即就醫排查中耳炎、肺炎等并發癥。恢復期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泥,幫助增強呼吸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