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東西拉肚子可通過口服補液鹽、蒙脫石散、益生菌等方式治療,通常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過敏、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
1、細菌感染:食用被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污染的食物可能引發腹瀉,常伴隨腹痛、發熱。輕癥可口服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嚴重脫水需靜脈補液。避免進食生冷食物,注意餐具消毒。
2、病毒感染: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感染多表現為水樣便、低熱。蒙脫石散可吸附病毒毒素,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能調節腸道微生態。發病期間宜選擇米湯、藕粉等流質飲食。
3、食物過敏:牛奶、海鮮等致敏食物可能誘發腸黏膜水腫。氯雷他定可緩解過敏反應,同時需嚴格規避過敏原。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致敏食物。
4、食物中毒:誤食變質食物產生的毒素會刺激腸道蠕動加快。活性炭可吸附毒素,洛哌丁胺能減緩腸蠕動。嘔吐劇烈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
5、消化不良:暴飲暴食或高脂飲食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胰酶制劑幫助分解食物,多潘立酮促進胃排空。建議少食多餐,避免豆類、洋蔥等產氣食物。
腹瀉期間應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飲水量,優先選擇淡鹽水、蘋果汁等含電解質液體。癥狀緩解后逐漸過渡到低渣飲食,如白粥、饅頭等。持續48小時未緩解或出現血便、高熱需及時消化科就診,必要時進行糞便常規檢查和血電解質監測。恢復期可適量補充鋅制劑促進腸黏膜修復,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脫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