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拉肚子可通過調整喂養方式、補充水分、使用益生菌、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等方式治療。新生兒腹瀉通常由喂養不當、腸道感染、乳糖不耐受、過敏反應、病毒性腸炎等原因引起。
1、調整喂養方式
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應保持按需哺乳,母親需避免進食生冷刺激食物。配方奶喂養需確認奶粉沖泡比例正確,奶瓶嚴格消毒。疑似乳糖不耐受時可嘗試無乳糖配方奶,喂養間隔時間不宜過短。
2、補充水分
每2-3小時補充5-10毫升溫開水,可少量多次喂服。觀察尿量應保持每天6-8次清亮尿液。若出現囟門凹陷、皮膚彈性差等脫水表現,需立即就醫。
3、使用益生菌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需用溫水沖服避免高溫破壞活性,不與抗生素同服。使用后需觀察大便性狀變化及腹脹情況。
4、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能吸附腸道毒素和保護黏膜,適用于感染性腹瀉。服藥需與奶液間隔1小時,避免影響營養吸收。大便成形后應逐漸減量停用,不可長期服用。
5、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能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預防脫水。需按說明書比例配制,少量多次喂服。出現嘔吐不止、嗜睡等癥狀時需靜脈補液治療。
家長需每日記錄排便次數、性狀及尿量,保持臀部清潔干燥。母乳喂養母親應飲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配方奶喂養需現配現用,奶具每日煮沸消毒。若腹瀉超過3天未緩解,或出現血便、發熱、精神差等癥狀,應立即就醫進行大便常規和輪狀病毒檢測。注意觀察新生兒精神狀態和脫水體征,避免擅自使用止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