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酶升高可能由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藥物損傷、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黃疸、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
1、乏力:
肝酶異常時能量代謝受阻,患者易出現持續疲勞感,活動后加重。輕度升高可通過減少熬夜、補充維生素B族改善,中重度需排查病毒性肝炎等病因。
2、食欲減退:
膽汁分泌異常影響消化功能,常見厭油膩、早飽感。建議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選擇易消化的魚肉、南瓜等食物,避免高脂飲食加重肝臟負擔。
3、黃疸:
膽紅素代謝障礙導致皮膚鞏膜黃染,多提示肝細胞損傷嚴重。可能與膽管結石、急性肝炎有關,伴隨尿色加深。需立即就醫檢測直接/間接膽紅素水平。
4、腹脹:
門靜脈高壓引發腹水或胃腸淤血時出現,叩診呈移動性濁音。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攝水量不超過1500ml,必要時行腹腔穿刺引流。
5、肝區疼痛:
肝臟包膜受牽拉導致右上腹鈍痛,常見于肝膿腫、腫瘤進展期。體檢可觸及肝臟腫大,超聲檢查能明確病變性質,需警惕肝癌可能性。
日常需戒酒并避免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藥物,適量補充奶薊草提取物護肝。每周進行15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控制BMI在18.5-23.9之間。出現蜘蛛痣、肝掌等體征建議完善肝功能八項、肝臟彈性檢測,重度異常者需考慮肝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