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水腫是妊娠期常見現象,多發生在孕中晚期,主要表現為下肢、腳踝或手部腫脹。預防措施主要從生活習慣調整和醫學監測兩方面入手。
保持適度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建議選擇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活動,每天堅持30分鐘。避免久站或久坐,每隔1小時活動下肢,休息時抬高雙腿15-20厘米。穿著彈性襪可輔助靜脈回流,選擇壓力梯度為15-20毫米汞柱的醫用彈力襪效果更佳。
飲食控制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食鹽量不超過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增加優質蛋白攝入,每日保證雞蛋1個、瘦肉100克、豆漿200毫升。適量食用冬瓜、紅豆、薏米等利水食材,但需避免過量利尿引發電解質紊亂。
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能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壓迫,使用孕婦枕輔助保持體位。每日飲水量維持在1.5-2升,避免睡前大量飲水。定期監測血壓和尿蛋白,如出現單側下肢腫脹、晨起不消退的面部水腫或短期內體重增長過快,需警惕妊娠高血壓疾病。
病理性水腫可能與妊娠期高血壓、腎臟疾病或靜脈血栓有關,通常伴隨頭痛、視物模糊、尿量減少等癥狀。產科檢查會通過血壓測量、尿常規和超聲檢查進行鑒別診斷。對于持續加重的腫脹,醫生可能建議使用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或進行抗凝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