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質疏松需注意鈣質攝入、適度運動、預防跌倒、定期骨密度檢測及藥物干預。骨質疏松主要表現為骨量減少、骨微結構破壞,易導致骨折風險增加。
1、鈣質攝入
每日需保證足夠鈣質攝入,推薦食用牛奶、豆制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的食物。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長期缺鈣會加速骨質流失。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劑,但需避免過量攝入導致結石風險。
2、適度運動
規律進行負重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助于刺激骨形成。運動可增強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概率。避免久坐不動,每周至少進行3次30分鐘的中低強度運動。
3、預防跌倒
居家環境應消除絆腳物,保持地面干燥,安裝扶手等防滑設施。外出時選擇防滑鞋具,避免在濕滑路面行走。嚴重骨質疏松患者可使用髖部保護器,減少髖部骨折風險。
4、骨密度檢測
建議每年進行1次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監測骨質變化情況。骨密度檢測可早期發現骨質流失,評估骨折風險。檢測結果異常時應及時就醫,調整防治方案。
5、藥物干預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骨質疏松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唑來膦酸等雙膦酸鹽類藥物。嚴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藥物。用藥期間需定期復查,監測療效和不良反應。
老年人骨質疏松的日常護理需綜合多方面措施。除上述注意事項外,還應保證充足日照以促進維生素D合成,戒煙限酒避免影響骨代謝。飲食上注意蛋白質均衡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K2。保持樂觀心態,避免過度焦慮。若出現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變矮,應及時就醫排查椎體骨折等并發癥。通過系統管理和科學防治,可有效延緩骨質疏松進展,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