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日常保健可通過按摩特定穴位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疲勞。常用穴位包括三陰交、足三里、合谷穴、關元穴、太沖穴。
1、三陰交: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按摩該穴位可調節肝脾腎三經氣血,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問題。用拇指指腹以畫圈方式按壓,每次持續3-5分鐘。

2、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刺激此穴能增強脾胃功能,緩解疲勞乏力。可采用艾灸或指壓法,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3、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間,近第二掌骨橈側中點。按壓可緩解頭痛、牙痛及經期不適。建議用拇指與食指捏揉,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4、關元穴:臍下3寸處,為元氣聚集之所。經常按摩可改善宮寒、提升免疫力。平躺時用手掌根部順時針揉按,配合腹式呼吸效果顯著。
5、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疏肝理氣要穴,能緩解情緒波動、乳房脹痛。每日晨起用拇指垂直按壓,配合精油推拿效果更佳。

日常可搭配紅棗枸杞茶、黑豆核桃粥等食療,配合八段錦、瑜伽等舒緩運動。注意經期避免過度刺激腰腹部穴位,陰虛體質者應減少艾灸頻次。長期堅持穴位按摩需配合規律作息,若出現持續不適建議咨詢專業中醫師進行辨證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