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確診需通過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主要有泌尿系統超聲、腹部CT平掃、尿常規、血液生化檢查、靜脈尿路造影五種方式。
1、泌尿系統超聲:
超聲檢查是腎結石篩查的首選方法,無輻射且操作簡便。高頻探頭可檢出直徑大于3毫米的結石,并能評估腎積水程度。超聲對尿酸結石敏感性較低,但能清晰顯示結石引起的尿路梗阻情況。檢查前需保持膀胱充盈以提高檢出率。
2、腹部CT平掃:
非增強CT是診斷腎結石的金標準,可檢出直徑1毫米以上的所有類型結石,并能精確定位結石位置。CT值可初步判斷結石成分,如尿酸結石CT值通常低于500HU。該檢查還能發現并發癥如腎周積液,但存在輻射暴露風險。
3、尿常規:
尿液中紅細胞增多提示結石移動損傷尿路上皮,白細胞升高可能合并感染。尿pH值異常有助于判斷結石類型,如持續性酸性尿pH<5.5易形成尿酸結石。檢查需留取晨起中段尿,女性應避開月經期。
4、血液生化檢查:
血肌酐和尿素氮反映腎功能狀態,血鈣、磷、尿酸水平異常可能提示代謝性病因。甲狀旁腺激素檢測可篩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嚴重腎絞痛患者需加查C反應蛋白以評估炎癥程度。
5、靜脈尿路造影:
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顯示尿路形態,能明確結石是否造成尿路梗阻及腎功能損害。對碘過敏或腎功能不全者禁用。檢查前需進行碘過敏試驗,檢查后需大量飲水促進造影劑排泄。
確診腎結石后建議每日飲水2000-3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濃茶,適量補充柑橘類水果。規律進行跳躍運動有助于小結石排出,突發劇烈腰痛伴血尿需立即就醫。定期復查超聲監測結石變化,代謝評估異常者需每3-6個月隨訪尿液生化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