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牙周圍牙齦腫痛可通過局部清潔、抗生素治療、切開引流、根管治療、拔牙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食物嵌塞、牙菌斑堆積、根尖周炎、牙周膿腫、齲齒繼發(fā)感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潔:使用溫鹽水或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每日3-4次減少細菌滋生。軟毛牙刷輕刷腫脹區(qū)域,配合牙線清除鄰面嵌塞物。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防止機械刺激加重炎癥。
2、抗生素治療:急性感染期需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或頭孢克肟控制炎癥。牙齦腫痛可能與厭氧菌、鏈球菌感染有關,通常表現為跳痛、局部發(fā)熱等癥狀。用藥期間忌酒,療程一般5-7天。
3、切開引流:形成波動性膿腫時需局部麻醉后切開排膿,放置碘仿紗條引流。該操作能迅速降低組織壓力,緩解疼痛。術后24小時內避免刷牙漱口,進流質飲食。
4、根管治療:根尖周炎導致的腫脹需開髓引流,清除壞死牙髓后封入氫氧化鈣糊劑。治療周期約2-3周,期間需拍攝X線片評估根尖病變范圍。完成根管充填后建議冠修復保護患牙。
5、拔牙處理:無法保留的殘冠殘根需手術拔除,徹底清除感染源。嚴重牙周膿腫伴骨吸收者,拔牙后需搔刮牙槽窩內肉芽組織。糖尿病患者術前需控制血糖水平。
日常飲食選擇小米粥、蒸雞蛋等軟爛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腫脹消退后建議使用沖牙器清潔牙間隙,定期進行超聲潔牙。持續(xù)腫痛超過3天或伴發(fā)熱需及時就診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