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可通過抗血小板藥物、降脂穩定斑塊藥物、改善腦循環藥物、神經保護藥物、控制基礎病藥物等方式治療。腦梗塞通常由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吸煙等因素引起。
1、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藥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風險。這類藥物需長期服用,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用藥期間定期監測凝血功能。
2、降脂穩斑: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建議配合低脂飲食,定期復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3、改善循環:丁苯酞、銀杏葉提取物、尼莫地平等藥物能擴張腦血管,增加缺血區血供。急性期靜脈給藥效果更佳,恢復期可改為口服制劑。
4、神經保護:依達拉奉、胞磷膽堿、奧拉西坦等藥物通過清除自由基或促進腦細胞代謝保護神經功能。這類藥物需在發病后24小時內開始使用效果最佳。
5、控制原發病:合并高血壓者需服用氨氯地平、纈沙坦等降壓藥;糖尿病患者應使用二甲雙胍、胰島素控制血糖;房顫患者需華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
腦梗塞患者需長期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深海魚、燕麥、藍莓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適度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定期監測血壓血糖,戒煙限酒,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康復期結合語言訓練、肢體功能鍛煉,每3-6個月復查頸動脈超聲和頭顱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