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癇患者多數情況下可以順利生產,但需在嚴密監測和醫療干預下進行。若病情控制穩定且未出現嚴重并發癥,通常可經陰道分娩;若出現胎盤早剝、胎兒窘迫等危急情況,則需立即剖宮產終止妊娠。先兆子癇可能與血管痙攣、胎盤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需根據孕周和病情嚴重程度制定個體化方案。
輕度先兆子癇患者通過降壓治療、硫酸鎂預防抽搐及胎兒監護等措施,多數能維持至足月分娩。產程中需持續監測血壓、尿蛋白及胎兒心率,必要時使用硬膜外麻醉減輕疼痛刺激。產后仍需密切觀察48小時,防止子癇發作或產后出血。
重度先兆子癇患者出現持續性頭痛、視力模糊、肝酶升高或血小板減少時,常需提前終止妊娠。孕周不足34周者需促胎肺成熟后行剖宮產,術中需多學科團隊協作處理可能出現的凝血功能障礙或HELLP綜合征。新生兒可能需轉入重癥監護室觀察。
先兆子癇產婦產后應繼續監測血壓至產后12周,低鹽飲食并補充優質蛋白,適度活動促進血液循環。有子癇病史者再次妊娠需孕前評估,孕期定期檢測尿蛋白和血管阻力指數。哺乳期避免使用ACEI類降壓藥,選擇拉貝洛爾等安全藥物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