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通常需要進行營養支持治療,有助于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治療效果。營養支持方式主要有口服營養補充、腸內營養支持、腸外營養支持、飲食結構調整、營養狀況監測等。
1、口服營養補充
胃癌患者因腫瘤消耗或治療副作用可能出現食欲下降,口服營養補充劑可提供高能量密度營養。選擇整蛋白型或短肽型配方,根據耐受性調整攝入量。需注意避免含乳糖產品以防腹瀉。
2、腸內營養支持
對于存在吞咽困難或胃排空障礙者,可通過鼻胃管或空腸造瘺實施腸內營養。使用低脂、低纖維的要素型腸內營養制劑,采用持續泵入方式減輕胃腸負擔。需定期評估導管位置及耐受性。
3、腸外營養支持
完全性腸梗阻或嚴重吸收不良患者需靜脈營養支持。配制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劑的全合一營養液,通過中心靜脈輸注。需嚴格監測電解質平衡及肝功能指標。
4、飲食結構調整
建議采用少量多餐模式,選擇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蒸蛋、魚肉糜。烹調方式以燉煮為主,避免油炸辛辣。術后患者需遵循流質-半流質-軟食漸進過渡原則。
5、營養狀況監測
定期測量體重、上臂圍等人體學指標,檢測血清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等生化指標。使用PG-SGA量表進行營養評估,根據結果動態調整營養支持方案。
胃癌患者營養管理需貫穿治療全程。術前營養支持可降低手術風險,術后營養干預促進傷口愈合,放化療期間維持營養攝入有助于耐受治療。建議在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個體化方案,結合癥狀調整膳食質地與營養劑類型。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定期復查營養指標。營養狀況改善對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具有重要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