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常用的藥物包括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祛痰藥等,具體用藥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由醫生制定方案。主要藥物有噻托溴銨、沙美特羅替卡松、氨溴索等。
1、支氣管擴張劑:
噻托溴銨是長效抗膽堿能藥物,通過阻斷氣道平滑肌上的M3受體實現持續擴張支氣管。沙美特羅屬于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可改善肺通氣功能。這兩種藥物均可作為慢阻肺穩定期的基礎治療,需注意可能出現口干、心悸等不良反應。
2、吸入激素:
沙美特羅替卡松是復合制劑,含激素與支氣管擴張劑。適用于中重度急性加重風險患者,能減輕氣道炎癥反應。布地奈德作為單一吸入激素,適用于合并哮喘特征的慢阻肺患者。長期使用需警惕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副作用。
3、祛痰藥物:
氨溴索可調節黏液分泌,促進排痰,改善氣道廓清功能。羧甲司坦能降低痰液黏稠度,尤其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型慢阻肺。使用期間需配合足量飲水以增強療效。
4、磷酸二酯酶抑制劑:
羅氟司特通過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改善肺功能,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型且頻繁急性加重的患者。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腹瀉、體重減輕等,用藥期間需監測營養狀況。
5、抗生素預防:
阿奇霉素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抗炎作用,長期小劑量使用可減少急性發作。但需嚴格評估適應證,避免細菌耐藥性產生。用藥前應完善結核篩查等相關檢查。
慢阻肺患者除規范用藥外,建議堅持腹式呼吸訓練、有氧運動等肺康復鍛煉,保持環境空氣清新。飲食宜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適量增加深海魚、堅果等抗炎食材。戒煙是治療基礎,同時需定期監測肺功能,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預防感染。出現氣促加重、痰量增多等急性加重征兆時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