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傷和肌肉酸痛可通過疼痛特征、發生機制及恢復時間進行區分。肌肉拉傷屬于急性軟組織損傷,而酸痛多為運動后延遲性肌肉反應DOMS,兩者在臨床表現和處理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
肌肉拉傷通常表現為突發性銳痛或撕裂感,活動時疼痛加劇,可能伴隨局部腫脹、淤青或功能障礙。常見于運動時肌肉過度牽拉或突然發力,如腘繩肌拉傷時會出現屈膝疼痛、行走困難。拉傷按嚴重程度可分為Ⅰ度輕微纖維撕裂、Ⅱ度部分斷裂和Ⅲ度完全斷裂,重度拉傷需影像學確診。
運動后酸痛多在鍛煉后24-72小時達到高峰,表現為肌肉僵硬、鈍痛且呈對稱性分布,按壓時有壓痛但無局部淤血。這種酸痛源于肌纖維微損傷引發的無菌性炎癥,常見于離心運動如下坡跑或新訓練計劃初期。典型癥狀包括上下樓梯時股四頭肌酸痛、手臂抬起時三角肌酸脹等。
從恢復時間看,輕度拉傷需1-2周恢復,中重度需3-6周;而運動后酸痛通常3-5天自行緩解。拉傷患者需遵循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嚴重者需支具固定;酸痛可通過熱敷、泡沫軸放松及適度活動緩解。若疼痛持續超過1周或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建議就醫排除肌腱斷裂等嚴重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