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期是月經周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指從月經來潮第一天開始至排卵前的時期,通常持續10-14天。這一階段以卵巢內卵泡發育成熟為主要特征,伴隨體內雌激素水平逐漸升高,為排卵和受孕做準備。
卵泡期主要由以下生理過程構成:
1. 卵泡發育:月經初期,垂體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刺激卵巢內多個原始卵泡啟動發育,最終形成1-2個優勢卵泡。
2. 子宮內膜修復:雌激素促進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和腺體增生,為受精卵著床創造適宜環境。
3. 激素變化:隨著卵泡生長,雌激素水平持續上升,在排卵前達到峰值,觸發黃體生成素LH surge,誘導排卵發生。
卵泡期的持續時間受個體差異影響,常見波動因素包括:
激素水平: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內分泌疾病可能延長卵泡期
年齡因素:35歲后卵泡期可能逐漸縮短
生活方式:長期壓力、過度節食或肥胖可能干擾卵泡發育
若出現卵泡期異常如持續超過20天或短于7天,建議通過性激素六項檢查、B超監測卵泡等方式評估卵巢功能。臨床常用藥物如枸櫞酸氯米芬可促進卵泡發育,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