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附件囊腫可通過定期觀察、藥物治療、穿刺抽吸、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等方式治療。子宮附件囊腫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炎癥刺激、子宮內膜異位癥、腫瘤性病變、先天性發育異常等因素有關。
1、定期觀察
生理性囊腫如黃體囊腫通常可自行消退,建議每3-6個月復查超聲。觀察期間出現腹痛加劇或囊腫增大需及時干預。絕經后女性新發囊腫或囊腫持續存在需警惕病理性可能。
2、藥物治療
適用于炎性囊腫或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遵醫囑使用桂枝茯苓膠囊、散結鎮痛膠囊等中成藥,或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藥。藥物治療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囊腫破裂。
3、穿刺抽吸
超聲引導下穿刺適用于單純性囊腫,抽吸囊液后注入無水乙醇防止復發。該方法創傷小但存在復發風險,不適合囊壁增厚或分隔多的囊腫。術后需預防感染并定期隨訪。
4、腹腔鏡手術
卵巢囊腫剝除術是治療病理性囊腫的主要方式,可完整切除囊腫保留卵巢功能。手術適應癥包括囊腫直徑超過5厘米、存在實性成分或腫瘤標志物升高。術中快速病理檢查可明確性質。
5、開腹手術
適用于巨大囊腫或可疑惡性病例,可進行附件切除或全面分期手術。開腹手術視野更利于處理粘連和止血,但恢復期較長。術后需根據病理結果決定是否需補充化療或放療。
建議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內分泌紊亂,經期避免劇烈運動。每日攝入30克以上膳食纖維有助于雌激素代謝,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硒元素。術后三個月內避免提重物和性生活,每半年復查婦科超聲。出現下腹墜痛、異常陰道出血等癥狀應及時就診,絕經后女性需特別關注卵巢囊腫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