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對孩子的危害較大,可能導致流產、死胎或出生后多系統損害。先天性梅毒主要通過母嬰垂直感染引起,常見危害包括骨骼畸形、肝脾腫大、神經性耳聾等。
1、胎兒期危害
妊娠期感染梅毒螺旋體可導致胎盤血管炎,造成胎兒營養供應障礙。早期可能引發自然流產或胎死宮內,中晚期感染易引起胎兒生長受限。部分存活胎兒出生時表現為低體重、皮膚黏膜損害,需通過血清學檢測確診。
2、新生兒期損害
出生后2周內發病者屬于早期先天性梅毒,特征為梅毒性天皰瘡、鼻炎伴血性分泌物。約半數患兒出現肝脾腫大及病理性黃疸,骨骼X線可見干骺端炎表現。未治療患兒可能出現貧血、血小板減少等血液系統異常。
3、嬰幼兒期影響
2歲后發病屬晚期先天性梅毒,典型表現為哈欽森三聯征。牙齒發育異常可見哈欽森齒,角膜基質炎可致視力障礙,神經梅毒可能引起智力發育遲緩。部分患兒出現馬鞍鼻、軍刀脛等特征性骨骼畸形。
4、神經系統后遺癥
未經治療的患兒中,約20%會發展為神經梅毒。表現為腦膜炎、腦積水或癲癇發作,腦脊液檢查可見細胞數增多。部分兒童學齡期出現進行性智力退化、語言發育遲緩等不可逆損害。
5、其他器官受累
梅毒螺旋體可侵襲全身多個器官系統,肺部受累表現為白色肺炎,腎臟損害可見腎病綜合征。心血管系統可能發生主動脈炎,內分泌系統受累可出現生長發育遲滯。
孕期規范產檢和梅毒篩查是預防關鍵,確診孕婦需接受青霉素治療。新生兒出生后應進行血清學檢測,陽性者需腰穿排除神經梅毒。母乳喂養非禁忌但需確保母親已完成治療,患兒隨訪應持續至血清學轉陰。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皮膚黏膜接觸傳染,定期監測生長發育指標,及時干預聽力視力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