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重要血清學標志物,其陽性結果通常提示現癥感染或病毒攜帶狀態。檢測結果解讀需結合其他乙肝五項指標綜合分析。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主要反映以下三種情況:急性乙型肝炎感染期、慢性乙型肝炎活動期以及無癥狀病毒攜帶狀態。在病毒感染肝細胞后,病毒的外殼蛋白即表面抗原會釋放入血,成為實驗室檢測的關鍵靶標。該指標通常在感染后1-10周即可檢出,早于臨床癥狀出現。
臨床診斷需配合其他檢測指標:乙肝表面抗體抗-HBs陽性代表具有免疫力;乙肝e抗原HBeAg陽性提示病毒復制活躍;乙肝核心抗體抗-HBc可區分既往感染或現癥感染。單獨表面抗原陽性需結合肝功能、HBV-DNA載量等進一步評估。
對于持續陽性超過6個月者,可能發展為慢性感染。這類人群建議每3-6個月監測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臟超聲,必要時進行抗病毒治療?,F有抗病毒藥物包括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核苷類似物,需在??漆t生指導下規范使用。
疫苗接種是預防乙肝感染最有效手段。未感染者檢測表面抗原陰性時應接種重組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后表面抗體陽轉率可達95%以上。特殊職業暴露人群還需定期監測抗體水平,必要時加強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