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澀、流淚、視物模糊可能由干眼癥、視疲勞、結膜炎、角膜炎或青光眼等疾病引起。癥狀發展通常從眼部干澀等早期表現逐漸進展為持續性視功能障礙。
干眼癥是最常見的原因,與淚液分泌不足或蒸發過快有關。患者常伴有異物感、畏光,環境干燥或長時間用眼會加重癥狀。人工淚液如玻璃酸鈉滴眼液可緩解癥狀,嚴重時需進行淚小點栓塞術。
視疲勞多由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睫狀肌持續收縮引發調節痙攣。表現為暫時性視力下降、眼眶脹痛,閉眼休息后多能自行緩解。建議遵循20-20-20法則每20分鐘遠眺20英尺外20秒,配合熱敷改善眼周循環。
細菌性結膜炎會出現黏液膿性分泌物,病毒性結膜炎常伴耳前淋巴結腫大。需根據病原體選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更昔洛韋凝膠,過敏性結膜炎需聯合使用奧洛他定等抗組胺藥物。
角膜炎患者多有角膜外傷史或隱形眼鏡佩戴不當史。除基礎癥狀外還可出現眼瞼痙攣、睫狀充血,熒光素染色可見角膜上皮缺損。需緊急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聯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膠修復角膜。
青光眼急性發作時眼壓急劇升高,表現為劇烈眼痛伴頭痛、惡心嘔吐。需立即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降低眼壓,必要時進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慢性青光眼早期可無自覺癥狀,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測量眼壓。
持續48小時未緩解或伴隨虹視、視野缺損需盡早就醫。糖尿病患者出現反復眼澀需排查角膜神經病變,甲狀腺疾病患者需警惕眼瞼閉合不全導致的暴露性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