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主要由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的異常反應引起。常見病因包括吸入性過敏原、食物過敏原、遺傳因素、環境刺激及免疫調節異常。
吸入性過敏原是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誘因。花粉、塵螨、霉菌孢子等微小顆粒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后,會刺激鼻黏膜產生免疫球蛋白E抗體,引發組胺釋放,導致鼻癢、噴嚏、鼻塞等癥狀。減少接觸過敏原是最基礎的預防措施,可使用空氣凈化器或防螨床品。
食物過敏原可能加重或誘發過敏性鼻炎。牛奶、雞蛋、海鮮等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質可能引起交叉過敏反應。患者可記錄飲食日記排查致敏食物,必要時進行食物過敏原檢測。調整飲食結構有助于減輕癥狀。
遺傳因素在過敏性鼻炎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父母一方有過敏史,子女患病風險增加30%-50%;雙方均有過敏史,風險升至60%-80%。這類患者通常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或特應性皮炎。基因檢測可輔助評估遺傳風險。
環境刺激物會加劇鼻黏膜炎癥反應。冷空氣、煙霧、香水等物理化學刺激可破壞鼻黏膜屏障功能,使過敏原更易侵入。佩戴口罩可減少刺激物接觸,生理鹽水沖洗能幫助修復黏膜屏障。
免疫調節異常是發病的核心機制。輔助性T細胞2型優勢反應導致白介素4、5、13等細胞因子過度分泌,促進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免疫調節治療如特異性免疫療法可逐步改善過敏體質。
癥狀持續加重或常規治療無效時,建議到耳鼻喉科或變態反應科就診。醫生可能建議進行鼻內鏡檢查或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以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