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流鼻涕可選用抗組胺藥、減充血劑或中成藥治療。常見藥物包括氯雷他定、偽麻黃堿和連花清瘟膠囊,具體用藥需結合病因由醫生指導。
鼻塞流鼻涕多由感冒或過敏性鼻炎引起。感冒通常伴隨咽喉痛、低熱,過敏性鼻炎則伴有陣發性噴嚏和眼癢。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具有自限性,過敏性鼻炎屬于IgE介導的Ⅰ型變態反應。
生理性因素包括冷空氣刺激、干燥環境。保持室內濕度50%-60%,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可緩解癥狀。避免接觸煙草煙霧等刺激性物質,適當增加維生素C攝入有助于增強黏膜抵抗力。
病理性因素中,過敏性鼻炎可能與塵螨過敏、花粉過敏有關,通常表現為清水樣鼻涕、鼻黏膜蒼白水腫。可遵醫囑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急性鼻炎多由鼻病毒引起,鼻腔檢查可見黏膜充血,必要時可短期使用鹽酸賽洛唑啉鼻噴劑。
若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黃綠色膿涕、面部疼痛,需排除細菌性鼻竇炎可能。兒童出現耳痛、咳嗽或發熱超過39℃時應及時就醫。孕婦用藥需嚴格遵循產科醫生指導,避免使用含偽麻黃堿的復方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