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需避免高嘌呤食物,主要有動物內臟、海鮮、濃肉湯、酒精飲料、高果糖食品等。控制嘌呤攝入可減少尿酸生成,降低痛風發作風險。
1、動物內臟
豬肝、雞肝、鴨腸等動物內臟嘌呤含量極高,每100克嘌呤可達300毫克以上。痛風患者食用后易導致血尿酸水平驟升,誘發關節紅腫熱痛。急性發作期應嚴格忌口,緩解期每月食用不超過1次,每次控制在50克以內。烹飪時建議先焯水去除部分嘌呤。
2、海鮮
沙丁魚、鳳尾魚、牡蠣、干貝等海產品嘌呤密度大,尤其是魚卵類可達500毫克/100克。這類食物中的嘌呤易被人體吸收轉化,可能引發尿酸結晶沉積。可選擇嘌呤較低的淡水魚如桂魚、鱸魚替代,每周攝入量不超過200克,避免與啤酒同食。
3、濃肉湯
長時間熬制的骨頭湯、老火靚湯含有大量溶出的核苷酸和嘌呤物質,其嘌呤濃度可達150-200毫克/100毫升。建議改用蔬菜菌菇湯底,熬煮時間控制在1小時內。肉湯冷卻后去除表面凝固的脂肪層可減少部分嘌呤攝入。
4、酒精飲料
啤酒含鳥苷酸代謝后生成尿酸,白酒抑制腎臟排泄尿酸。每日酒精攝入超25克會使痛風發作風險增加。黃酒、料酒等發酵酒類同樣需限制。發作期應完全戒酒,緩解期男性每日飲酒不超過1個酒精單位,女性減半。
5、高果糖食品
碳酸飲料、果汁、蜂蜜等含大量果糖,在肝臟代謝時消耗ATP產生尿酸。每日果糖攝入超過50克會顯著提升血尿酸值。建議用代糖飲品替代,水果選擇低果糖的草莓、柚子等,每日總量不超過200克。
痛風患者除嚴格限制上述食物外,每日應飲水2000毫升以上促進尿酸排泄,可適量飲用蘇打水堿化尿液。建議增加低脂乳制品、雞蛋、新鮮蔬菜等低嘌呤食物攝入,體重超標者需逐步減重。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避免油炸和燒烤。定期監測血尿酸水平,急性發作時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尿酸藥物,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