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視力不好可通過調整用眼習慣、增加戶外活動、補充營養、佩戴矯正眼鏡、醫學干預等方式改善。視力問題可能與遺傳因素、用眼過度、營養缺乏、眼部疾病、環境因素等有關。
1、調整用眼習慣
減少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每用眼30分鐘建議休息5分鐘,避免在光線不足或強光下閱讀。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眼睛與書本距離約30厘米,避免躺著或趴著看書。限制電子屏幕使用時間,尤其是手機和平板電腦,屏幕亮度需與環境光線協調。
2、增加戶外活動
每日保證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自然光線有助于視網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軸過度增長。戶外運動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可鍛煉眼部調節能力。陰天戶外活動同樣有效,重點在于接觸自然光而非光照強度。
3、補充營養
適量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胡蘿卜,含葉黃素的深色蔬菜如菠菜、西藍花。增加DHA含量高的深海魚類,堅果類食物提供維生素E。避免高糖飲食,過量糖分代謝會消耗與視力相關的B族維生素。
4、佩戴矯正眼鏡
確診屈光不正后需及時驗配框架眼鏡,鏡片度數需經散瞳驗光確定。角膜塑形鏡可延緩近視進展,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定期復查視力,每半年檢查一次眼軸和屈光度變化,及時調整矯正方案。
5、醫學干預
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可控制近視進展,需嚴格遵醫囑使用。后鞏膜加固術適用于病理性近視,紅光治療需在專業機構進行。若合并斜視、弱視需進行遮蓋療法或視覺訓練,先天性白內障等需手術治療。
建立視力健康檔案,3歲起定期檢查屈光狀態,記錄眼軸和角膜曲率變化。保持充足睡眠,小學生每日睡眠時間不少于10小時。教室和家庭照明需達到300勒克斯以上,使用無頻閃LED光源。課桌椅高度需隨身高調整,保持雙腳平放地面。減少糖分攝入,過多糖分會影響鞏膜膠原蛋白合成。家長需以身作則減少電子設備使用,營造良好用眼環境。若出現瞇眼、歪頭看物等異常需及時就醫,避免錯過黃金干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