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通常不可怕,但需要定期監測防止癌變。巴雷特食管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食管下段黏膜病變,可能發展為食管腺癌,但概率較低。
巴雷特食管本身屬于癌前病變,但多數患者終身不會進展為癌癥。長期胃酸反流刺激導致食管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替代,內鏡檢查可見特殊腸化生改變。患者可能僅有反酸、燒心等輕微癥狀,部分人甚至無癥狀。通過規范抑酸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多數病情可穩定控制,每1-3年復查胃鏡即可。
少數患者可能出現不典型增生等癌變征兆。若病理檢查發現低級別或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需通過射頻消融、內鏡下黏膜切除等干預措施消除病變組織。合并Barrett潰瘍、食管狹窄或重度異型增生時,癌變風險相對增加,此時需要更密切的隨訪監測。
巴雷特食管患者應避免吸煙飲酒,減少高脂辛辣飲食,睡前3小時禁食。抬高床頭15-20厘米可減少夜間反流,肥胖者需控制體重。建議選擇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規范治療,定期消化內科隨訪,出現吞咽疼痛、體重下降等癥狀時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