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囊腫可通過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病理活檢等方式確診,通常由先天發育異常、慢性炎癥刺激、分娩損傷、激素水平變化等因素引起。
1、婦科檢查:
醫生通過陰道窺器觀察囊腫位置、大小及形態,觸診評估質地與活動度。巴氏腺囊腫多位于陰道口兩側,表面光滑;陰道壁囊腫常呈半透明囊泡狀。檢查時需排除外陰潰瘍或尖銳濕疣等相似病變。
2、影像學檢查:
經陰道超聲能清晰顯示囊腫內部結構,區分單純性囊腫與實性腫塊。MRI適用于深部囊腫評估,可鑒別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影像學特征包括無回聲區、包膜完整度及周圍組織粘連情況。
3、實驗室檢查:
陰道分泌物檢測排除細菌性陰道病或滴蟲感染。腫瘤標志物CA125檢測輔助判斷苗勒管囊腫性質。HPV-DNA檢測有助于鑒別人乳頭瘤病毒相關病變。
4、病理活檢:
對疑似惡性變的囊腫行穿刺抽吸或切除活檢。病理學檢查可明確囊腫類型,如中腎管囊腫可見立方上皮細胞,巴氏腺囊腫含黏液柱狀上皮。活檢前需評估凝血功能。
5、激素水平檢測:
性激素六項檢查分析雌激素與孕酮比值,激素依賴性囊腫常在月經周期出現大小變化。圍絕經期患者需檢測FSH水平,過高雌激素可能刺激囊腫增長。
日常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飲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攝入,如西蘭花、羽衣甘藍有助于調節雌激素代謝。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每周3次瑜伽或游泳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出現異常陰道出血、囊腫短期內增大或疼痛加劇時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