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伴隨發燒可能由胃腸炎、闌尾炎、尿路感染、盆腔炎、腸梗阻等疾病引起,需結合具體癥狀及檢查明確診斷。
1、胃腸炎: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陣發性腹痛、腹瀉、惡心嘔吐。治療以補液、口服蒙脫石散、益生菌為主,細菌性感染需用諾氟沙星等抗生素。
2、闌尾炎:右下腹轉移性疼痛伴發熱是典型癥狀,可能與淋巴濾泡增生、糞石阻塞有關。血常規顯示中性粒細胞升高,需急診行腹腔鏡或開腹闌尾切除術。
3、尿路感染:下腹痛伴尿頻尿急,發熱提示上尿路感染。大腸桿菌是常見病原體,可選用頭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配合碳酸氫鈉堿化尿液。
4、盆腔炎:女性下腹持續疼痛伴高熱,與淋球菌、衣原體感染相關。需靜脈注射頭孢曲松聯合多西環素,形成盆腔膿腫時需手術引流。
5、腸梗阻:腹脹絞痛伴嘔吐、停止排便排氣,發熱提示腸管缺血。腹部CT可見液氣平面,需禁食胃腸減壓,絞窄性梗阻需緊急手術解除粘連或扭轉。
患者應保持清淡飲食如米湯、蒸蘋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發熱期間每2小時監測體溫,用溫水擦浴物理降溫。腹痛加重或持續高熱超過3天需及時就醫,進行血常規、超聲等檢查。兒童患者需警惕腸套疊,育齡女性需排除宮外孕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