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經未完全結束即發生性行為可能增加健康風險。主要影響包括感染風險上升、經血逆流誘發子宮內膜異位癥、加重盆腔充血不適等。
生殖系統感染是最常見的風險。月經期宮頸口處于開放狀態,性行為可能將外界病原體帶入宮腔,增加陰道炎、宮頸炎或盆腔炎風險。經期女性免疫力暫時降低,對抗病原體的能力減弱。常見感染表現為異常分泌物增多、下腹墜痛或排尿灼熱感,需通過白帶常規、尿常規等檢查確診。輕度感染可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治療,嚴重盆腔感染可能需靜脈給藥。
經血逆流可能誘發子宮內膜異位癥。性行為時子宮收縮可能促使經血通過輸卵管逆流至盆腔,子宮內膜細胞在盆腔異位生長。典型癥狀為性交痛、進行性痛經和不孕,可通過超聲和腹腔鏡診斷。治療選擇包括孕激素類藥物、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嚴重者需手術清除病灶。
性行為會加重盆腔充血狀態。月經期盆腔血管本就處于擴張狀態,性興奮會進一步加劇充血,導致經期延長、腰骶酸脹等癥狀。建議通過熱敷、休息緩解,持續出血超過7天需排查凝血功能異常。經期性生活還可能增加意外妊娠幾率,部分女性排卵期可能提前,尤其月經周期不規律者更需注意。
月經完全干凈后2-3天再恢復性生活更為安全。若同房后出現發熱、劇烈腹痛或異常出血,應及時婦科就診。有多個性伴侶或高危性行為史者,建議定期進行HPV和HIV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