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外翻主要表現為宮頸管內膜外翻至陰道部,常見癥狀包括異常陰道分泌物、接觸性出血以及下腹墜脹感。
宮頸外翻通常由分娩損傷、宮頸手術操作或慢性炎癥刺激引起。分娩過程中宮頸撕裂未完全愈合可能導致宮頸管內膜外翻;宮頸錐切術、利普刀等手術操作可能破壞宮頸結構;長期慢性宮頸炎可引發組織增生和變形。患者常出現白色或黃色膿性分泌物增多,性交后或婦科檢查后少量出血,部分伴有腰骶部酸痛。
輕度宮頸外翻可通過高錳酸鉀坐浴、保婦康栓等藥物控制炎癥;中重度需采用冷凍治療、激光或電灼等物理療法修復宮頸形態。伴有宮頸上皮內瘤變者需行宮頸錐形切除術,病理檢查明確病變性質。
出現持續異常出血或分泌物異味時需及時就醫,排除宮頸癌前病變。婦科檢查可見宮頸口呈紅色顆粒狀糜爛樣改變,陰道鏡能清晰觀察外翻范圍,必要時需進行HPV檢測和宮頸細胞學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