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毛癬是由纖細棒狀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淺表性毛干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腋毛或陰毛毛干附著黃色、紅色或黑色顆粒狀物質。該病屬于非真菌性感染,但癥狀與真菌感染相似,故民間常誤稱為“癬”。
腋毛癬的發生主要與三個生理性因素和兩個病理性因素相關。多汗環境、個人衛生習慣不佳以及緊身衣物摩擦是常見誘因,這些情況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糖尿病或免疫低下患者更易繼發感染,可能伴隨腋下異味或輕度瘙癢。
針對生理性因素,建議每日用溫和肥皂清潔腋下,保持干燥,選擇純棉透氣衣物。病理性因素需治療原發病,局部可使用克林霉素凝膠或紅霉素軟膏控制感染,頑固病例可能需要剃除受累毛發。癥狀持續兩周以上或出現皮膚紅腫破潰時,需就醫排除合并其他感染。
該病具有傳染性,應避免共用剃刀或毛巾。夏季高發季節可提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爽身粉預防。多數患者經規范處理后1-2周可改善,但潮濕環境易復發,需長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