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腸絞痛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哭鬧、腹部脹氣、雙腿蜷曲或踢蹬動作。癥狀通常在出生后2-4周出現,高峰期為6周左右,多數在3-4月齡自行緩解。
早期表現為每日固定時段多見于傍晚突然哭鬧,持續1-3小時,哭聲尖銳難以安撫。伴隨腹部膨隆、腹肌緊張,可能伴隨排氣增多或排便困難。部分嬰兒會出現面部潮紅、握拳等軀體反應。
進展期癥狀發作頻率增加,每周超過3天,每日持續3小時以上。哭鬧時伴隨明顯的胃腸蠕動亢進,可聽到腸鳴音亢進,喂奶后癥狀可能暫時緩解但很快復發。部分嬰兒因吞入空氣出現呃逆或吐奶。
終末期可能出現喂養困難、睡眠紊亂等繼發問題。極少數病例會伴隨血便、發熱或體重不增,需警惕腸套疊、牛奶蛋白過敏等病理情況。
癥狀發作時可嘗試飛機抱、腹部按摩或白噪音安撫。母乳喂養母親需避免攝入乳制品、咖啡因等易致敏食物。若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血便、嘔吐膽汁樣物等危險信號,需立即就醫排除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