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肺炎是由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病原體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癥狀有發熱、干咳、乏力、肌肉酸痛等。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體主要有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嗜肺軍團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1、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是非典型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感染后可能出現持續低熱、刺激性干咳、頭痛等癥狀。治療可選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四環素類抗生素如多西環素。患者需注意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肺炎衣原體
肺炎衣原體感染常見于青少年和年輕人,癥狀相對較輕,表現為咽痛、聲音嘶啞伴干咳。治療首選四環素類或多西環素,也可使用阿奇霉素。該病原體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應注意個人防護。
3、嗜肺軍團菌
嗜肺軍團菌感染癥狀較重,可出現高熱、寒戰、肌肉疼痛和呼吸困難。該菌常存在于空調系統、熱水系統中,通過氣溶膠傳播。治療需選用紅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藥物,重癥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4、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多見于兒童,除呼吸道癥狀外還可出現結膜炎、腹瀉等表現。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重癥可考慮使用西多福韋。預防重點是保持良好的手衛生習慣。
5、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嬰幼兒非典型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可導致喘息、呼吸急促等癥狀。治療主要采用霧化吸入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氧氣支持。該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需做好隔離措施。
非典型性肺炎患者應注意臥床休息,保證充足水分攝入,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適當食用梨、百合等潤肺食物。恢復期間避免劇烈運動,室內保持適宜溫濕度。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需加強防護。預防方面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在流行季節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必要時可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