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淚囊炎可通過按摩促進淚液排出,按摩前需洗凈雙手并剪短指甲,動作應輕柔緩慢。新生兒淚囊炎多因鼻淚管下端發育不全導致,表現為眼部分泌物增多、結膜充血等癥狀。
1、按摩方法
將食指指腹置于內眼角與鼻梁交界處,沿鼻翼方向向下施加輕柔壓力滑動至鼻翼底部,重復進行數次。按摩力度以皮膚輕微下陷為宜,避免用力過度損傷嬰兒嬌嫩皮膚。每次按摩前可用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清潔眼周分泌物,按摩后觀察是否有膿性分泌物排出。
2、體位準備
按摩時使嬰兒保持仰臥位,頭部稍向后仰。可用毛巾卷墊于頸后固定頭部,另一手輕撫前額保持穩定。建議在嬰兒清醒安靜時進行,哺乳后30分鐘避免操作以防吐奶。每日可按摩數次,持續數周至癥狀改善。
3、輔助護理
配合38℃左右溫熱毛巾敷于患處數分鐘,有助于軟化堵塞物。使用醫用棉球從內向外擦拭眼瞼邊緣,每只眼需更換新棉球。若發現按摩后分泌物呈黃綠色或伴隨眼瞼紅腫,應立即停止按摩并就醫。
4、禁忌注意
出現急性結膜充血、角膜潰瘍或眼部外傷時禁止按摩。早產兒或合并全身感染癥狀者需謹慎操作。按摩期間避免使用非處方眼藥水,不當用藥可能掩蓋病情或引發藥物性結膜炎。
5、效果評估
有效按摩通常2周內可見分泌物減少,若持續按摩無效需考慮淚道探通術。部分患兒可能伴隨先天性淚道畸形,需通過熒光素染色試驗評估淚道通暢度。6月齡后未自愈者建議眼科專科干預。
日常應保持嬰兒雙手清潔避免揉眼,母乳喂養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居室濕度維持在適宜范圍減少眼部刺激,嬰兒衣物需單獨洗滌。觀察記錄分泌物性狀變化,定期復查評估治療效果,避免繼發細菌性結膜炎或角膜炎。按摩期間出現發熱、拒奶等全身癥狀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