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月經是女性生殖系統健康的標志,主要有維持生育能力、促進造血功能、反映內分泌狀態、幫助排毒、調節情緒等好處。
1、維持生育能力
月經周期規律表明卵巢排卵功能正常,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與再生為受精卵著床提供條件。月經來潮意味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協調,這是實現妊娠的基礎生理過程。若長期閉經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綜合征、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
2、促進造血功能
周期性失血可刺激骨髓造血系統活躍,促進紅細胞生成素分泌,幫助維持血液再生能力。但月經過多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需注意補充動物肝臟、紅肉等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琥珀酸亞鐵片、多糖鐵復合物等藥物。
3、反映內分泌狀態
月經周期變化直接體現雌激素與孕激素的協同作用。經期頭痛、乳房脹痛等癥狀可能提示激素水平波動,而月經量突然減少需警惕甲狀腺功能異常或高泌乳素血癥。通過觀察月經變化可早期發現內分泌紊亂問題。
4、幫助排毒
子宮內膜脫落過程可帶走部分代謝廢物和細菌,減少宮腔感染風險。經血中含有大量纖溶酶原激活物,能幫助分解宮腔內的纖維蛋白沉積。但需注意過度依賴月經排毒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肝臟和腎臟才是人體主要排毒器官。
5、調節情緒
月經周期中激素變化會影響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分泌,經后期雌激素回升可改善情緒。部分女性在經前出現煩躁、焦慮等經前期綜合征癥狀,規律運動及補充維生素B6有助于緩解。嚴重情緒波動需排查是否存在經前煩躁障礙。
保持適度運動如瑜伽或快走可改善經期不適,飲食上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和優質蛋白攝入。避免經期劇烈運動和生冷飲食,出現嚴重痛經或周期紊亂應及時就醫檢查。記錄月經周期變化有助于早期發現婦科疾病,建議每年進行婦科超聲和宮頸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