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外面出現小鼓包且觸痛明顯,常見原因包括毛囊炎、皮脂腺囊腫感染或淋巴結炎。可通過局部護理、藥物干預和感染控制等方式緩解癥狀。
毛囊炎是局部毛囊細菌感染所致,表現為紅腫熱痛的丘疹。初期可用碘伏消毒患處,避免擠壓刺激。若形成膿頭,需由醫生進行無菌引流。常用抗菌藥物包括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藥。
皮脂腺囊腫合并感染時會出現明顯觸痛性腫塊。未化膿階段可外敷魚石脂軟膏促進炎癥消退,已化膿需切開引流。日常需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囊腫反復感染。嚴重感染者可能需口服頭孢氨芐、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耳周淋巴結炎多由鄰近部位感染引起,表現為質地較硬的疼痛性結節。建議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同時治療原發感染灶。若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需及時就醫排除嚴重感染。反復發作的淋巴結腫大需排查結核等特殊感染。
癥狀持續超過3天無緩解,或出現發熱、腫塊迅速增大等情況,建議盡早就診耳鼻喉科。日常需避免抓撓患處,保持耳部清潔干燥,減少耳機等物品的局部壓迫。耳部皮膚較薄,自行挑破腫塊可能加重感染或遺留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