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出現小水泡常見于汗皰疹又稱出汗不良性濕疹或真菌感染,可通過皮膚護理、藥物干預等方式改善。該癥狀多由汗液潴留、接觸性刺激或皮膚癬菌感染引起,表現為瘙癢性簇集水泡,易反復發作。
汗液潴留是常見誘因。高溫悶熱環境下汗管堵塞會導致表皮內汗液積聚,形成透明小水泡。建議穿透氣棉質衣物,保持患處干燥,局部冷敷可緩解瘙癢。伴隨灼熱感時可使用爐甘石洗劑收斂止癢。
接觸性刺激可能誘發過敏反應。洗滌劑、金屬飾品等致敏物質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需避免直接接觸刺激性物品,家務時佩戴防護手套。若出現紅斑脫屑,可短期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抗炎。
真菌感染需實驗室檢查確診。皮膚癬菌侵犯角質層會引起水泡型手足癬,具有傳染性。酮康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對多數淺表真菌有效,合并細菌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
持續兩周未消退或出現化膿、發熱等癥狀時需就醫。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人群出現水泡破潰需警惕繼發感染,建議盡早就診皮膚科進行真菌鏡檢或斑貼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