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可能由椎間盤退變、長期不良姿勢、腰部外傷、遺傳因素、職業因素等原因引起。腰椎間盤突出通常表現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無力等癥狀。
1、椎間盤退變
椎間盤退變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椎間盤逐漸失去水分和彈性,纖維環變得脆弱,容易發生破裂。椎間盤退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通常在中年以后開始顯現。椎間盤退變后,輕微的外力也可能導致髓核突出。椎間盤退變屬于自然老化現象,但可以通過適當鍛煉和保持健康體重延緩進程。
2、長期不良姿勢
長期保持不良姿勢會增加腰椎間盤的壓力,導致纖維環損傷。久坐、彎腰駝背、睡姿不當等都會使腰椎承受不均勻負荷。特別是辦公室工作人員和司機等職業人群,由于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更容易出現腰椎間盤問題。改善坐姿、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定時起身活動有助于減輕腰椎負擔。
3、腰部外傷
急性腰部外傷可直接導致纖維環破裂和髓核突出。重物墜落、車禍撞擊、運動損傷等都可能造成腰椎間盤急性突出。外傷性腰椎間盤突出往往發病突然,癥狀較為嚴重。從事體力勞動或高風險運動的人群需要特別注意腰部保護,搬運重物時應使用正確姿勢,避免腰部突然扭轉或過度負重。
4、遺傳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椎間盤結構異常的遺傳傾向,這類人群的纖維環強度可能先天較弱。有家族腰椎間盤突出病史的人發病年齡往往較早,癥狀也可能更嚴重。遺傳因素雖然無法改變,但通過加強腰背肌鍛煉、控制體重、避免吸煙等措施,可以降低發病風險。
5、職業因素
某些職業需要長期負重或震動,如建筑工人、礦工、卡車司機等,這些職業因素會加速椎間盤退變。重復性彎腰、扭轉動作以及全身震動都會對腰椎間盤造成累積性損傷。職業性腰椎間盤突出通常發展緩慢但持續進展,改變工作方式、使用輔助工具、加強腰部保護可以有效預防。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注意保持適度運動,如游泳、散步等低沖擊運動有助于增強腰背肌肉力量。避免久坐久站,每隔一小時應起身活動。睡眠時選擇硬度適中的床墊,側臥時可在雙腿間放置枕頭減輕腰椎壓力。飲食上保證充足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維持骨骼健康。急性期應臥床休息,癥狀緩解后逐步恢復日常活動,必要時可進行物理治療。如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需立即就醫。